• 746阅读
  • 0回复

以人为本 携手筑梦——从改革开放40年看中国力量 [复制链接]

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离线办公室
 

发帖
945
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层  发表于: 2018-12-11
— 本帖被 总队办公室 执行锁定操作(2018-12-11) —
以人为本 携手筑梦——从改革开放40年看中国力量


       新华社记者何雨欣、刘羊旸、安娜
  40年,这是一条鲜明的逻辑——
  走过了遥远的一程又一程,心与心始终贴近;跨越艰难的一关又一关,赤诚的情怀始终贯穿;实现了一次巨变又一次巨变,初心始终未曾改变。
  “我们要不忘改革开放初心,认真总结改革开放40年成功经验,提升改革开放质量和水平。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,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检验改革成效的标准,让改革开放成果更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。”2018年10月,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说。
  一切为了人民,一切依靠人民。
  一切由此启程,一切因此壮阔。
  人民立场是改革开放的“致胜密码”
  来到40年的纪念节点,亲历者们以不同方式,与激情岁月中的自己对话。
  带着行李、坐着大巴,郑艳萍等几百名年轻姑娘从韶关、汕头等地来到深圳蛇口,成为中国第一代打工妹,那是1982年。
  人生从此翻开崭新一页。这些年轻人开拓视野、增强本领,在时代大潮中,有人与企业共成长、有人下海经商、有人出国后再归国创业,一步步迈向理想生活。
  在改革的沃土上,散发着年轻的气息。
  如今,在前海蛇口自贸片区,新时代改革开放之风在这里劲吹,坐落其中的深港青年梦工场创业生态圈已孵化创业团队304家。年轻人在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中对接梦想。
  40年沧海桑田。时光机中的中国大地上,不仅是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、一条条天堑变通途、一个个“中国制造”产品风靡……一个又一个人的变化,汇成了这个国家的巨变。
  一切为了人民,决定了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发动的本初,也检验着其究竟取得怎样的根本成效。
  一组组数据直观记录着中国人民生活的跨越:1978年到2017年,全国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到36000多元,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到13400多元;基本医疗保险、社会养老保险从无到有,分别覆盖13.5亿人、9亿多人……
  一个个场景直观印证着中国人民面貌一新:从手攥票证排队购买商品,到轻点手机“买遍”全球;从挤进绿皮火车行在漫漫回家路上,到坐在舒适高铁中便捷快速出行;从出国是无法想象的事,到出国游成为不少人生活中的常态……
  观察一段历史进程,不仅要观察进程本身,也要观察其所处的背景。
  40年世界风云变幻莫测,40年机遇挑战叠加交错,中国改革开放仿佛掌握了“密码”,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。
  与中国很多城市一样,经历了改革开放几十年的高速发展,已是国际大都市的北京,如今正进行着转型大考。
  这座城市的思路是——减量发展。
  减少城乡建设用地;减去侵占生态空间的建设;减少行政审批……
  “减法”背后,内涵着“加法”。
  大幅增加生态用地;保障性住房大增;服务型企业增加……
  减是为了人民,增更是为了人民。增减之间,不是不发展,而是通过倒逼,迈向高质量发展,让群众增加获得感。
  以人民为中心,这是中国改革开放不断夺取胜利的关键。
  中国共产党人“为人民谋幸福”的目标一以贯之,并不断通过自我革命与自我超越,保持“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”的先进性,让中国的改革开放始终朝着民心所望的方向进发。
  人民更加需要优美环境、人民更加要求公平正义、人民更加希望自我实现……党的十八大以来,在一场发展理念的深刻变革中,越来越多的群众共享到改革开放的最新成果,改革开放这场伟大实践也不断抵达新高度。
  人民赋予改革开放奔腾不息的力量
  壮士断腕,浙江安吉县余村人作出决定。
  上个世纪末,“石头经济”盛行,余村人也开始大规模开山采矿,集体收入更曾高达300万元,一度成为全县首富。
  然而,村民们尝到了采矿带来的甜头,也不得不吞下环境污染带来的苦果:村里常年烟尘弥漫;竹林里的竹笋被粉尘覆盖越长越小;动不动炸响的开山炮更让人总是提心吊胆。
  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,余村人最终痛下决心。
  2003年到2005年间,余村人关停所有矿山和水泥厂,集体收入一度锐减到20多万元,但却成为绿色发展的起点。
  如今的余村,毛竹林在山上摇曳,竹下种植的三叶青、竹荪等为村民增收,优美的自然环境更让乡村旅游越来越兴旺。2016年,余村集体收入重回300多万元。
  40年风雨无阻,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深化,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,改革开放每一个领域和环节经验的创造和积累,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。
  40年改革开放最为充沛的动力源,就是充分调动起了中国人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,从而如大江大河般在中国广袤大地上奔腾不息。
  2018年11月,随着上海市机构改革方案公布,在充分汲取民意的基础上,全国31个省份的机构改革方案全部亮相,一些体现地方特色的机构也纷纷挂牌。
  四川作为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,将原省扶贫移民局更名为省扶贫开发局;海南为建设好国际旅游消费中心,组建了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……
  为了人民,也来自人民。从中央到地方,新一轮机构改革回应着民心关切。
  40年改革前行,政府机构几经重大调整,其指向就是顺应社会变革实现职能转变,更好地为人民服务。
 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民意诉求,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民生难题。
  党的十八大以来,更加重视向人民群众深恶痛疾的“顽疾”开刀;更加重视从人民群众切身相关的小事改起……户籍、医疗体制等改革取得突破;发展学前教育、异地办理身份证不用来回奔波……改革与人民越离越近,人民的获得感也越来越强。
  满足人民新期待将改革进行到底
  40年过去了,“改革开放”这个词有着怎样丰富的内涵?
  很多中国人谈起,都会怀揣一份改革情怀,心生自豪与自信之情、幸福与获得之感。因为其中蕴含着太多命运的改变,也砥砺着未来的伟大奋斗。
  “那时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,下海浪潮风起云涌,但也充满艰难险阻,我刚刚砸破国企的铁饭碗加入创业大军,内心忐忑。但您当时和令尊开的家庭式丝绸服装加工店,在一定程度上激起了我们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斗志……”
  2018年4月,南京市民佘名祥收到一封意外来信,写信人是苏宁集团董事长张近东。
  28年前,刚刚创业的张近东几乎花光积蓄,租下南京宁海路一间门面房,开始做卖家电生意。彼时的佘名祥,尝试干起了个体,和父亲一起给人做旗袍。
  旗袍所用的丝绸怕风,屋里不敢开窗,佘名祥想购买空调。
  那时的空调尚属奢侈品,多是企业能买得起。佘名祥的到来,让张近东感到,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,会有越来越多的个人购买空调。
  与市场化、城镇化等改革的节奏同步,空调开始走入寻常百姓家,苏宁也逐渐扩大业务,布局全国。如今,苏宁正在进行一场线上线下的自我革命,不断升级对消费者的服务。
  40年大潮涌动,在鼓励、支持、引导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下,以苏宁为代表的民营企业,从小到大、从弱到强,在创业就业、技术创新、提升服务等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方面,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。
  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、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。中国进行的改革开放,顺应着中国人民要发展、要创新、要美好生活的要求。
  如果说改革开放是一场不断满足人民发展要求的伟大革命,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,革命对象已从昔日的“落后的社会生产”转变为如今的“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”,这也呼唤中国改革开放不断再出发。
  与千千万万扶贫干部一同,重庆奉节县挂职干部吴晔军,将金融理念带到了一个个闭塞的小山村。
  东厢村贫困户杨建林运用循环经济原理,用玉米酿制烧酒,下脚料酒糟用来喂猪,猪的粪便用于生产沼气。沼气类似天然气,是许多农家生活使用的清洁能源。
  让杨建林有这样的想法,源于两个字——成本。
  金融扶贫让村民知道了信用原来也能贷款,贷款需要利息成本,而节约成本就可以扩大规模或早还贷款。通过传播金融理念,推动乡亲们向面向市场的现代农民转变。
  改革开放40年,7亿多人口摆脱绝对贫困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随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的实施,土地、集体经济、金融等领域改革密集出台,中国贫困人口的减少速度更是前所未有,曾经贫困的地区面貌焕然一新。然而,在面对深度贫困难题的当下,仍然需要一系列理念变革与改革举措。
  破解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难题,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,决定了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。
  自己曾经走过的路,是未来征程上最宝贵的财富与经验——
  这是中国人民从历史深处选择的必由之路,也是中国人民未来通向全面小康、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。
  将改革进行到底!
  相关阅读:
  举旗定向 康庄大道——从改革开放40年看中国自信
  中流击楫 破浪前行——从改革开放40年看中国砥柱
  风雨砥砺 壮丽史诗——从改革开放40年看中国奇迹


来源:新华网